大方向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 校园小说 > 戴高山文集 > 国人的通规则

国人的通规则(1 / 1)
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好书推荐: 清秋策(古言1v1) 鸽(兄妹) 甲方爸爸是苦恋三年的高中男神 (h) 遭殃(1v1,校园h) 说好的恶毒女配呢(穿书) 欲海折竹 老实女人,不爱玩(快穿) 分手后前任变成小奶狗(gb) 就是变态怎么了?(脑洞合集) 去见风

民国以前人们走路驾车,常常不爱分左右。不过,也有人说在这之前的中国古代,行人走路是靠左行走的,车马居中。故此,也常常想起古人的潇洒,他们可以在一条大道上,逍遥自在地、悠哉游哉地行走着的!

后来又想,要是他们不小心相撞了,究竟如何判定谁是谁非呢?

于是,又想起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——不管是蔺相如还是廉颇,两车相对冲来,到底谁该避让谁呢?身在蔺相如之下的廉颇,想要以借路堵车来羞辱蔺相如,那该是一场很合理的交通算计吧?谁又能说他有错呢?

后来又看了清明上河图,发现当时人们走路、驾车、骑马,都是不分左右的,只有过桥的一刹那和现代人一样——靠右行走。不过,仔细分析后发现,这些过桥的人自然分成左右两拨,是因为好奇大船过墩孔那一刹那的惊险和刺激!

故中国有句古话——大路朝天,各走一边!那么,这一边到底应该是左边还是右边呢?没有具体的说法!后人经过诸多研究,认为古人走路,一般是靠左行走,车驾居中的。并且,在很早的唐代,就已经制订出政府名义上的交通规则。

陕西略阳县灵岩寺内有一通仪制令石刻,落款为“淳熙辛丑邑令王立石”这是南宋淳熙八年(公元1181年)宋孝宗的年号。仪制令是唐代创制的交通规则,也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一则交通规则。这块宋朝石刻,高60公分,宽40公分。中间刻有“仪制令”三个大字,左右两侧各是:“贱避贵,少避长,轻避重,去避来”

故此,若根据以上说法,这条交通规则若在春秋时期颁布,那么,廉颇显然是应该避让蔺相如的!

虽然中国古代的交通规则由来已久,但从清末民初接受西方文明至今,这种靠右行走的规则,仍给中国人带来不少混乱和麻烦。见缝插针的习惯,依然保存在数千年的遗传基因里!这大概不是中国人的素质低,而是他们血液中流淌着老祖宗的血!

写此小文,是某天路过红绿灯时所悟出的道。不管是你是我还是他,如何克服基因遗传中的随心、随性,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!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[简体版]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新书推荐: 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【R18G】 悖爱纪年(ntr) 妖王溺宠:拐个蛇男当相公 从零建成魔法第一校 大佬她不可能当女配 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官路逍遥 星际花店主他很香 我用蓝星美食爆红星际[直播] 宝宝:冷酷爹地斗妈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