弹幕教我做女王(基建) 第93节(2 / 2)
给早朝放假的借口,比如某一天,我看到小吏的孩子找父亲母亲,觉得需要给官员一点私人的时间……”
【很好,在日记里分享刚编的故事,真有你的阿蓁。】
【幸好阿蓁是拿竹简写日记,不是拿书,否则还真不好添改。】
姜蓁不止准备在日记里这么写,还顺手让卫蝉替她宣扬了出来。
她给大家放假可不是为了放纵自己,可是为了大家,某些人可别得了好处还骂她。
姜王只是离开都邑出去转一转,并不代表他对都邑彻底撒手不管了。
他的马车刚走一个时辰不到,他就收到了都邑的来信,知道了姜蓁给大家放假的消息。
“这孩子。”姜王有些无奈的笑了笑,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。
姜蓁就放假的事,已经私下跟他提过好多次了,现在姜蓁刚能自己做主,就把放假提了出来,他并不惊讶,这是姜蓁能干出来的事。
他对姜蓁有十足的信任,离开都邑就不再去想朝廷的政务,放松靠着车窗,悠闲的欣赏沿途的风景。
“这外头,连空气都比都邑的新鲜。”
“那边的百姓在收割大豆,先停车,我下去看看。”
姜王把马车停在路边,下车体察民情。
正在地里拔豆秆的老人,衣服上还有两块大补丁,旁边还有两个没穿衣服的三岁小孩。
护卫身上穿着甲衣,看起来就气度不凡,刚一走近,就吓得那两个小孩儿哭了起来。
这护卫家里是有孩子的,知道该怎么哄小孩,果断从荷包里拿出两片肉干,止住了那两个小孩的哭声。
“郎君,使不得,小孩子家家的,哪里吃得这个。”老人连忙推拒。
姜王一脸随和的说道:“不碍事,让孩子收下吧。老丈,你今年地里的收成可好?”
提起收成,老人的表情不自觉的就放松了下来,满脸笑容的说道:“拖太女的福,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了一倍。前阵子收完麦子,交完税,家里还能吃上两顿白面馒头。”
“那这豆子的收成如何?”姜王继续问道。
“拖太女的福,今年的豆子也大丰收了。”老丈的表情感激,“今年春耕的时候,县里的农官到各乡手把手的教,你说这庄稼能不好吗?别的不说,至少今年家里可以不用饿肚子了。”
“丰收就好,丰收就好。”姜王的表情感慨,“我之前还担心修路和打仗,会影响到地里的收成。”
“怎么会?您都没听说吗?太女仁慈,修路的民夫还能吃上肉。就算服完劳役,回家也不影响干活,而且有新的农具还有肥料,家里少一个壮劳力也没什么影响。”老丈对姜蓁极其拥护,笃定的说道:“有太女在,地里明年的收成还会更好。”
姜王赞同的点了点头,然后又开始询问老丈家里有几口人,日子过得怎么样,可有什么难处。
“这日子总归是越过越好的,今年家里不仅能填饱肚子,偶尔还能吃上蛋和肉,比去年不知道好到那里去了。”老丈的语气满足。
姜王对粮食的丰收有准备,毕竟各地的奏折姜王大致都看过,心里有数,但是蛋和肉却出乎了姜王的预料,语气的惊讶的问道:“你家都富裕到能吃上蛋和肉了?”
“乡里有人跟县里的农官学,弄了个养鸡场和养猪场,鸡蛋易碎,不好卖,就便宜卖给乡里人了。今年猪肉的价格也便宜了许多,咬咬牙,在重大的日子还是能吃上肉的。”说完这个,老丈又虔诚的说道:“这都是拖了太女的福。”
“太女确实为此废了不少心思。”姜王认真的说道。
“那是自然。”
姜王问的都是些家常的东西,他问什么,老丈就答什么。
虽然姜王仪表不凡,态度又很温和,老丈依旧不想和他多说,聊了几句之后,就谨慎的说道:“贵人您可还有什么要问的?要是没了的话,我就要挑豆秆回家了。”
不止老丈谨慎,不远处在地里劳作的同乡的人,也默默的注视着这边的情况。
“我就是随便问问,老丈您忙您的去。”姜王随和的一笑,走之前还让护卫送了这位老丈一匹布。
等姜王的马车一走远,立刻就有同乡特意跑过来对老丈关心道:“刚刚那贵人是怎么回事?”
“不知。问了我几句话,就赏了我一匹布。”老丈乐得喜不自胜,说道:“这匹布够给家里每人做一件衣裳了。”
“你刚刚跟那位贵人说什么了,他赏赐这么丰厚。”同乡的语气羡慕。
“他就问了今年地里的收成,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这个。”老丈虽然不理解姜王的行为,但手里的布是实打实的好处,说话的时候乐得眉开眼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