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9节(2 / 2)
死在了逃亡的路上,黄河以北的人口呈现出断崖式的下降!
“大人!”
一声呼唤,将刘衍的思绪拉了出来,只见是陈勋和管屯官张耒、经历赵民、钱粮官岳明、商事官宋功明几人走了过来。
“大家都看看吧。”
刘衍指着四周的耕地,心情沉重的说道:“看来今年各地都要绝收了,值此大灾之年,咱们要早做准备。”
众人的脸色都非常难看,管屯官张耒更是痛心疾首,说道:“灵山卫和鳌山卫新建的水利设施已经基本完工,加上新开垦出来的二十多万亩耕地,只要今年的雨水稍微好一些,那就是一个大大的丰收年!可是老天爷不开眼,竟然一滴雨都不下,这是要百姓们死绝啊!”
其余众人各自唏嘘,刘衍则是目光坚定,说道:“老天爷瞎了眼,可还有咱们!只要我刘衍在,就不会坐视百姓易子而食!”
说完,刘衍直接招呼众人在田间坐下,众人围坐在土地上,稍稍动作便是一阵烟尘,周围的新军将士找来伞盖,为刘衍等人遮凉。
刘衍直接对岳明和宋功明询问起来:“现在你们给我一个准数,灵山卫和鳌山卫以及各处产业,还能拿出多少钱粮来?”
宋功明对着岳明点了点头,随后岳明拿出一份文册,显然二人已经提前做好了功课。
“幸好大人有先见之明,在去年的时候就命属下和宋千户多采购粮食,现在灵山卫和鳌山卫各处的府库都是满的,加在一起,差不多有三十八万石粮食。”
“至于银子,现在各处产业和府库内,也能凑出二十五万两银子。”
“二十五万两?”
刘衍微微皱眉,三十八万石粮食就是四千五百六十万斤粮食,以现在灵山卫、鳌山卫五万八千九百七十五户人口,每天最低平均配额一斤半粮食计算,最多能坚持四个多月的时间。哪怕各家各户都有一些余粮,最多也就是再多坚持几个月,到了年末的时候,灵山卫和鳌山卫百分百会爆发饥荒!
所以从现在开始,刘衍就要开始不计成本的采购粮食,以现在的粮价来看,二十五万两银子只够买五万石粮食,投放到灵山卫和鳌山卫各处,杯水车薪!
“我记得各处产业的情况都很好,怎么只有这么点银子了?”
岳明说道:“大人之前让属下等采购粮食,已经用去了一部分,花费了四十多万两银子。另外属下和宋千户商议了一下,还要留下一部分银子,作为新军将士的军饷,以及应急之用,所以现在能动的银子,就只剩二十五万两了。”
“军饷你们留下多少?”
“现在新军各营每个月的军饷在四万两左右,属下留下了三个月的数额备用。另外应急的银子,属下也留了二十万两。”
刘衍思索了一下,说道:“只留一个月的数额,剩下的八万两也拿来买粮食。至于应急的银子,也拿出十万两来买粮食。”
“是。”
即便如此,一共四十三万两银子,看上去很多了,甚至足以冲抵朝廷给山东的练饷摊派,可是面对一天一个价的粮食,这些银子也依旧不够用。
刘衍说道:“先动起了,从这个月开始,各处产业的收益都要一份为三,养兵、应急、买粮食,具体的份额岳千户和宋千户自行商议,每月向我汇报一次。”
“是。”
随后刘衍对张耒说道:“现在干旱加剧,但是咱们也不能等死,张千户带着人,在灵山卫和鳌山卫的所有农田中打井,同时勘察各处的河流情况,只要是还有水的,全部引流灌溉。”
“这需要银子啊,需要巨额的银子!”
刘衍说道:“那些应急的银子就是干这个用的!现在是大灾之年,花费的不过的材料银子,人工没有多少,先干起来,决不能坐以待毙。”
“是!”
这时赵民说道:“大人,现在灵山卫各处已经有百姓家中断粮了,属下以为,现在就要开始赈济,否则一旦恐慌情绪在各处蔓延起来,局势将不可收拾。”
刘衍深以为然,其实在任何历史时代,灾害都不是最可怕的,恐惧才是最可怕的!
只要官府应对得当,甚至只要官府有所动作,让民间的恐慌没有蔓延的空间,就不会出大乱子。
后世九~八的大洪水,~山、~川的大地震,为什么没有出现动乱和民变?就是因为有“官府”在,受灾的百姓心中有底,所以条件再艰苦,也不会慌乱。
于是刘衍说道:“赵千户立即给各千户所、百户所下令,命灵山卫、鳌山卫各处每月统计一次治下少粮的百姓,月初报到赵千户这里,统一发放赈济。”
“对于现在就已经断粮的百姓,各处要先行调配,不要什么事情都等着上面。”
“是。”
赵民说道:“属下今日就发布政令。另外属下建议,可以调拨一部分粮食,发放到千户所、百户所中,以便赈济及时,免得在运送的路上耽搁时间。”
刘衍思索了一下,答应了下来,不过还是嘱咐道:“放在各千户所、百户所的粮食数额要记录在案,赈济百姓用去多少也要一一记录,防止有人中饱私囊。”
赵民愣了一下,说道:“大人放心,如此大灾之年,谁会去贪墨这些粮食,这些可都是百姓的命啊!”
刘衍正色说道:“正因为粮食是百姓的命,所以在大灾之年更为值钱!现在一石粮食已经售价五两银子了,下个月呢?几个月之后呢?我看十两银子都挡不住!”
“所以一定要严格措施,一旦发现贪墨之事,必须严办!”
刘衍直接下了定论:“贪墨十斤粮食便就地斩首!”
众人顿时吓了一跳,不过想想,此时也的确应该用重典,否则真出了乱子,就不可收拾了。
赵民急忙抱拳领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