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(2 / 3)
如枯柴满地,何谈太平二字?”
“七兄所言甚是!”刘为礼听到这里,已经是心悦诚服:“那若是小乙行刺未遂呢?”
“不成也不怕,我还有后计!”刘七冷笑道:“你放心,皇后遇刺,第一个要找的人绝对不是你我!”
金仁问府。
“千秋节那天,李敬业请你去他府上做客!”金仁问将一封名刺递了过来。
“千秋节?这是什么日子?”
“就是天子的生日!”金仁问道:“每年这个日子天子都会出宫与百官百姓同乐!”
“他李敬业也是臣子,难道不用参加?”
“自然是天子宴席结束之后!”金仁问笑道:“听闻李府姬妾之美不亚于宫中,三郎你身边也没有个女子侍候,要不要去看看?李敬业这方面还是很大方的!”
“罢了,马上就要去百济了,还带个姬妾,麻烦死了!”王文佐连连摆手,他现在一门心思就想和长安关系越少越好,尤其是这个野心勃勃的李敬业,恨不得从来就不认识,怎么会去赴他的宴?
“那我就回绝他了!”王文佐的反应倒是在金仁问的意料之中,他拍了拍那名刺,道:“对了,你就要回百济了,有什么要买的,长安两市可以说百货具备,乘着这个机会一次都买齐了吧!”
“要买的?”王文佐皱了皱眉头,他想买的东西太多了,但一时间却想不起来,金仁问见他这样子,笑道:“也罢,有时间我们就一同去两市逛逛,权当是散心!”
“那太好了!”王文佐笑道:“不过仁寿兄你公务繁忙,能抽得出时间吗?”
“公务繁忙?”金仁问笑了起来:“三郎,你还记得我是什么官职吗?”
“左领军卫将军!”
“不错,这官职是做什么的?”
“好像是宫廷禁卫,上番之府兵啥的吧?”
“协掌宫廷禁卫,外府射声番上之人,还有皇城西面辅助以及京城、苑城诸门!”金仁问念叨了一番:“兵部是这么说的,但我出外之时,这些事情又都是谁在管呢?”
“想必是另有其人吧?”
“呵呵!”金仁问笑了起来:“三郎,我教你个乖吧,我这个左领军卫将军出京才是实的,在长安就是个虚的,啥公务都没有的!只要不碰兵事,作什么都没人管我!”
原来唐代武将的实职顶峰就是十六卫大将军,在往上就是宗室和勋贵才有的虚职,金仁问所担任左领军卫将军便是其中之一,这十六卫大将军中,除去统领余下4卫是左右监门卫、左右千牛卫(南衙禁军)的四人之外,其余十二人平时都只是遥领全国的各军府,而实际上管理各军府的是当地的折冲校尉,只有出征领兵时,这十二人才真的有军队可以统帅。像金仁问虽然名义上他有协助管理宫廷禁卫,外府射声番上之人,还有皇城西面辅助以及京城、苑城诸门等一堆责任,但实际上这些事情都有具体的官员处置,除非天子专门有下诏书任命他来处置这些事,他擅自插手只会引来御史的弹劾。
“官大的没兵权,官小的没地位,这不就是大唐版的大小相制吗?”王文佐心中暗想。
买马
“择日不如撞日,不如便今天吧!”金仁问笑道:“去西市那边的马市好好逛逛,给你挑匹好马,咱们武人,一匹好马可是能当半条命呀!”
“那我就却之不恭了!”王文佐笑道,他这次打完马球赛后对于唐代的“蓄马量”有了很深刻的认识,其实百济那边其实也不缺马,但战马的质量还是没法和长安这边相比,不过当地的气候其实挺适合良马的繁育,尤其是济州岛,更是后世著名的养马基地,若是能在这边挑选几匹好公马,在济州岛搞一个好的马场,岂不是一桩美事?
“也好!”金仁问笑道:“现在时间还太早,我们先喝上两杯,待晚些再去看马!”
西市,马市。
“原来这厮说的逛逛和买马是这么个买法呀!”王文佐看着眼前罗列着的数十匹骏马和跪伏在地的马商,心中不由得暗自感叹古代贵族老爷的骄奢淫逸。他原本以为金仁问说的买马是两人沿着西市逛过去,每家马商都让其把好马拿出来让自己挑选,然后讨价还价,能不能打个折扣,送点马鞍啥的,就和穿越前自己去4s店买车一样。而实际上两人还没到西市门口,当值的官员早就将两人迎到官署,然后十几个马商一个个先进来磕头,然后把自己最好的马匹拉出来让自己挑选,若是自己露出满意的神色,就有人把马牵到一旁,看完了一家马商,就乖乖的退走,换下一家带马进来,没有讨价还价,也没有给钱付账。不像是买马,倒像是缴纳贡品。
“三郎,你看这匹青马如何?”金仁问笑道:“虽然及不上李敬业那匹菊花青,但也是很不错的马匹了,至少比你现在骑的那匹好多了!”
“哦,那我骑来试试!”王文佐跳上那匹马,跑了两个来回,果然这马儿奔跑平稳,自己骑在上头几乎感觉不到起伏,稍微一提缰绳,身体倾斜,这马就能领会主人的意愿,虽然马力无法与李敬业那匹相比,但对于王文佐来说可能更恰当些,毕竟他现在的官职已经用不着亲自冲锋陷阵了。
“果然是匹好马,只是有些可惜了!”王文佐跳下马来,上下看了看后感叹道。
“可惜?有什么可惜的?我觉得这马挺好的呀!”金仁问问道。
“这是匹母马,我想买几匹公马,回百济后做种马,搞一个马场!”
“原来如此,这倒是简单了,那就选这匹了!”金仁问笑道:“若是做种马,便是岁口大些也无妨。来人,你让马商每家送一匹性状上好的种马到我府上。”
“是,郎君!”家奴应道。
眼见的金仁问调头就要出门了,王文佐赶忙道:“仁寿兄,这马价还未议定呢!”
“马价?”金仁问一愣,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一般,笑了起来,不待他开口解释,一旁的家奴笑道:“王司马,我家郎君是何等贵人,岂会如市井小民一般与人讨价还价?都是马商说多少便是多少的!”
“说多少便是多少?”
“不错!”那家奴脸上已有傲然之色:“且不说新罗的封邑,在大唐我家郎君也是有食邑两千户,岂可做出有失自己体面之事!”
“罢了!”金仁问喝退了家奴,笑道:“你我再在西市转转,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物件!”
“这就是所谓的顶级大贵族吧!”王文佐暗自感慨,金仁问的两千户食邑在当时是个什么水平呢?长孙无忌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一,还是太宗皇帝的大舅哥,兼有勋贵外戚双重身份,玄武门之变后受封齐国公,食邑一千三百户。尉迟敬德,也是一千三百户。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喜欢的女儿,所以破格给她加封到一千二百户,后来陆续才加到三千户。神龙政变中太平公主立下大功,才加到五千户。显然无论论功劳、论亲疏,金仁问都无法与上面那几位相提并论,那为何他能够有两千户的食邑呢?
这就要从他的出身说起了,唐代是一个贵族风很盛的社会,而所谓贵族风就是出身决定官爵权力。金仁问是新罗国王的亲儿子,来给大唐天子当侍卫,那大唐给他的官爵待遇就不能低于他在新罗国能得到的官爵待遇,所以金仁问在大唐的待遇其实是比照远枝宗室的,起步官就是从三品,食邑应该比他在新罗享用的还少些(毕竟他是有资格继承王位,其兄长肯定要在这方面加以补偿。)所以相比起同样的三品官员,金仁问的家资财富是要远远超出其他人的,毕竟绝大部分大唐三品官员可没有一个当国王的亲爹。人长得帅,以多才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