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2节(2 / 2)
视和总结,还有拟出大致的细纲之后,终于,一封新邮政司的奏报,送到了张安世的案头。
而张安世倒没有细看,其实他并非是具体干事的人,索性直接转呈宫中。
这奏疏宛如一块巨石,一经送入宫中,朱棣好似十分激动,转而召张安世来见。
张安世入殿,笑吟吟地看着朱棣。
可朱棣却没有好脸色,带着几分气焰道:“每年九百万两纹银……且还要招募四万七千五百人……不是说好了,是兴利除弊吗?怎么改了这驿站,反而这邮政司的人员,却是更加臃肿,依朕看,这邮政司上上下下这些人,到底是想兴利,还是花银子?”
张安世依旧从容淡定,笑了笑道:“陛下,臣这些年,但凡处置事务,都会……”
说到这里,就顿住了!
于是朱棣下意识的就道:“会什么?”
张安世却是道:“臣不敢说。”
这叫以退为进,他越不说,朱棣反而越想听!
果然,朱棣道:“说罢。”
张安世这才道:“都会想一想,若是换了陛下,会怎样做。”
朱棣露出古怪的表情。
张安世道:“臣虽然偶尔总能有一些新奇的想法,可这世上,异想天开之人数都数不清,今日臣能有这么多的功劳,都是因为……陛下言传身教的结果。”
“是吗?”朱棣方才还火焰腾腾的怒气,瞬间消散,他忍不住道:“言传身教了什么?”
张安世立即便道:“就比如,陛下做事,历来就是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。一旦信任了人,那么便绝不干涉和过问采用什么办法,这一点,是臣最钦佩的地方,这也难怪,陛下可以立下不世之靖难之功,又能用臣这样的人,有如此的功业。臣每每想到,陛下对臣的信任,从不见疑,便忍不住为之感激涕零,也在此过程中,受陛下启发……”
朱棣听罢,脸色已不只温和,嘴角不自觉地微微露出了一丝笑意。
张安世继续道:“正因如此,所以臣行事,也是如此,但凡看对了人,交代了事,便再也不过问了,哪怕过程中,他会提出某些不可思议的要求,臣也尽力满足,这自是从陛下身上学来的用人之策,也是臣之所以能够为陛下分忧的原因。正因如此,所以新政才得以推行,模范营、商行、铁路这些大事,也才可办成。”
“所以……”张安世道:“陛下……他们既已上奏,上头也已讲明了自己的想法,虽然每年索要的钱粮确实多了一些,可陛下何不像对待臣一样,予以信重呢?这些人……都是臣精挑细选出来的,臣信任他们。”
朱棣的脸色变得更古怪了。
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,好像不表现一点大度,有点不合适。
终究,朱棣道:“这章程,朕准了……嗯……没什么事了……”
张安世露出微笑,接着道:“那么,臣告辞?”
≈lt;div style=≈ot;text-align:center;≈ot;≈gt;
≈lt;script≈gt;read_xia();≈lt;/script≈gt;